恒大

2021年9月,在签下了“保交楼”军令状仅一周后,恒大集团旗下的恒大财富宣告暂停兑付本金。激进多年的恒大积重难返,各式各样的高息融资开始无法兑付,集团系统性危机集中爆发。
2023年7月17日,公司同时发布2021年全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全年三份业绩报。显示其资不抵债缺口上升至2022年底的5991亿元。
据财新了解,出险至今两年多,恒大目前还没有提起境内债务整体重组。而中国恒大(03333.HK)遭境外债权人提请清盘案件最初定于2022年8月31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进行法庭聆讯,但因与债权人的债务重组博弈仍在持续,聆讯进一步推迟。2024年1月29日,香港法院向其发出了清盘令,中国恒大随后停牌。
更多详情梳理 尽在数据通专题《恒大终获清盘》 点击即可阅读

佳兆业

与恒大的危机爆发路径相似,压倒佳兆业(01638.HK)的第一根稻草来自其关联公司锦恒财富,后者在2021年11月4日产品逾期未兑,之后众多投资者开始讨债。
两个月之后,广东省政府在2022年1月委托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佳兆业进行审计。同年4月5日,招商蛇口(001979.SZ)宣布携手长城资产纾困佳兆业,三方筛选意向合作项目。这是AMC(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和头部央企首次官宣介入出险房企风险处置。
因无法按时刊发财报,佳兆业2022年4月1日在港交所停牌。2023年3月9日,公司同时发布2021年财报及2022年中期报,于3月10日起复牌。
不过直到复牌,佳兆业也仅和长城资产、中信银行等少数境内债券机构完成了债务重组。2023年10月17日,公司公告了境外债务重组的最新进展。

世茂

起初只在恒大、佳兆业等高杠杆房企中爆发的债务危机开始向地产“优等生”蔓延。2022年1月6日,中诚信托公告显示,世茂集团(00813.HK)出现了首个公开被指违约的项目,引发市场关注。
相比恒大,世茂的资产负债规模只有不到其三分之一,资产聚焦上海等一线城市,被投资者认为是较为优秀的民营房企。但在过去几年,世茂集团与世茂股份屡次进行“左右手交易,引发市场质疑”,世茂系的表外负债也引发外界猜测。
2022年4月1日起,世茂集团在港交所停牌,2023年7月31日正式复牌。2023年12月7日,世茂终于公告了境外债务的重组框架,并公开了其境内外负债总规模约420亿美元,总权益约90亿美元。

龙光

同样是“优等生”的龙光集团(03380.HK),流动性危机发酵于2022年1月7日,当天公司多笔未曾公开的私募美元债担保曝光。随后,境外评级机构相继下调信用评级;公司在境内又遭遇多家银行抽贷。
因未如期披露年报,2022年5月11日龙光集团在港交所停牌,随后宣告将对境外债务进行整体重组;8月7日,正式公告暂停支付5笔美元债即将到期的利息。2022年8月24日正式复牌。
据公司公告,境内的21笔公开市场债券展期方案已在2022年12月6日全部获得通过。境外债权人在2022年11月7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清盘呈请,但因境外债重组方案仍在修改,原定于2023年12月4日进行的聆讯推迟至2024年1月8日。

融创

经常是他人的“白衣骑士”,救人于水火的融创中国(01918.HK)也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变得囊中羞涩。2022年1月,融创各地区商票陆续违约,尽管已合计回笼资金超过300亿元,具备短期的偿付能力,但面对即将在4月密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务,融创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因未能按时刊发2021年年报,融创中国自2022年4月1日起在港交所停牌,之后在2023年4月13日复牌。 2022年9月8日,一名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对融创中国的清盘呈请,该呈请在2023年6月13日被撤销。
公司复牌后仍在持续推进债务重组和保交楼工作,低迷的销售额和同比大幅缩水的资产让其倍感压力。2023年中期报显示,其现金余额同比减少28.9%至348.2亿元,实现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53.8%。
2023年1月,融创的160亿元境内债务重组方案获得通过,境外债务重组也在11月完成。至此,融创中国境内、境外债务重组均已完成,暂获“喘息”空间。

碧桂园

2023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政策持续放宽,虽有短暂的楼市小阳春出现,但整体下行趋势仍未改善,民营房企融资难仍待解决,行业龙头碧桂园(02007.HK)也终出险。
2023年上半年亏损约500亿元的碧桂园自同年7月困于债务危机。之后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147亿元的境内非担保债券重组。2023年10月,美元债因票息到期未付,正式陷于违约。
2023年12月,碧桂园开启降薪裁员“自救”,并退出了万达商管的投资,所获资金让其最终曲折兑付了8亿元CDS增信保护债券。
更多碧桂园流动性危机详情 尽在数据通专题《碧桂园难题》 点击即可阅读

被申请破产清盘的百强房企

在这轮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危机中,债权人向法院提起破产重整或清盘申请的案例屡见不鲜。2021年,走到这一步的多为小型上市房企。但在2022年,共有11家出险的“百强房企”被申请破产重整或者清盘。 之后祥生控股(02599.HK)、花样年控股(01777.HK)、领地控股(06999.HK)、旭辉控股(00884.HK)、融创中国的清盘呈请被法院陆续撤回或被申请人撤销。目前尚有7家百强房企被债权人提请清盘呈请。
点击下图 查看2022年以来被提请清盘呈请的百强房企

港股上市内地房企

2023年退市房企

在今年的退市公司中,房地产行业占9家。包括*ST泛海、ST阳光城、ST泰禾、*ST嘉凯、*ST宋都、ST粤泰、ST美置、ST中天和ST蓝光。
新力控股、南海控股、嘉年华国际和三盛控股等4家房企则因主板公司的证券连续停牌18个月在港股被强制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