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大潮中,华为2019年4月宣布入局汽车领域。任正非和诸多高管反复强调华为不会自己下场造车,但它一直在努力利用软硬件能力和品牌渠道方面的优势,与产业链上的诸多合作伙伴绑定,形成了一个从合作车企一直到零部件厂商的“华为概念”。

华为拟拆分车BU开放外部融资

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的新公司,注入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并开放外部融资。长安汽车确认已于2023年11月25日和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计划入股这家新公司。 点此阅读财新最新报道>>

余承东点名希望一汽参与新合资公司

2023年11月28日下午,华为在上海举行发布会,华为终端业务集团(BG)CEO兼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董事长余承东称,华为正安排部分汽车业务引入外部投资、走向独立运营,将率先与长安汽车合作,此外,华为智选车的几家合作伙伴也收到了邀请。 华为也公开喊话,希望五家国内车厂可以入股其新成立的汽车智能部件公司。 “我们欢迎合作伙伴,以及中国更有实力的车厂比如一汽等来参与,一起共同打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产品。”余承东说。 余承东喊话之后,一汽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即一汽解放( 000800.SZ )和一汽富维( 600742.SH )在当日尾盘直线拉升涨停。

华为车BU

2019年5月,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车BU),是其五大业务部之一。以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为背景,车BU想要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这种定位决定车BU要寻找体量大的企业客户。 后来,在2020年11月,车BU交由华为终端管辖。
车BU包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云服务、智能车控、智能车载光几大技术板块。其中,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是华为研发投入较多、比较有竞争力的板块。

华为汽车业务主要模式

经过几年摸索,华为自身又有变故,逐渐形成零部件买卖、HI(Huawei Inside)和鸿蒙智行(智选车)三种业务模式。目前,HI和鸿蒙智行是两种主要合作模式。 鸿蒙智行和HI分别代表面向个人客户(To C)和面向企业客户(To B)两大战略方向。 HI模式的定位是增量零部件供应商。鸿蒙智行模式中,华为相比整车厂的话语权更强,会参与产品设计、定义以及车辆销售等各个环节。 但是,究竟以哪个模式为主,一直是摆在华为汽车业务面前的选择题。

鸿蒙智行(智选车模式)

在该模式下,车型设计、联合研发、销售等环节都由华为主要负责,这些车型还会搭载大量华为零部件。 余承东主导在华为终端内部孵化出智选车模式。2023年11月10日,华为的智选车模式更名“鸿蒙智行”。
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合作品牌是“问界”,奇瑞汽车合作车品牌是“智界”,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合作品牌初步确定是“享界”和“傲界”。 2023年11月9日,华为在深圳发布与奇瑞汽车合作的首款车型智界S7,并开启预售。该车于2023年11月28日正式在上海发售。

问界

2021年12月,问界发布首款车型M5,2022年7月发布第二款车型M7。2023年以来,问界销量持续低迷,华为在当年的4月和7月连续发布M5智驾版和标准版,均未能提振销量。 新款M7于2023年9月12日发布。10月6日晚间,余承东在社交媒体宣称,新款问界M7发布近一个月来,累计订单已超5万辆。按照问界官方披露的信息,这些订单客户缴纳了5000元不可退的订金,这意味着5万辆订单数转化为实际销量的概率很高。

HI模式

北汽极狐已经部分转向智选车模式。极狐在HI模式下规划了多个车型,由于首款车型销量不佳,HI模式仅剩一款车型在考虑是否继续推进。

华为汽车产业链和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