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的能量之源、常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人类终极能源——“人造太阳”,也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正加快进入现实世界。 光芒的正面,是技术的颠覆性创新;隐藏在背面的,是源源不断涌入燃烧的钞票。根据核聚变行业协会(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报告,到2023年中,全球核聚变行业累计融资规模增至62亿美元,其中仅2.7亿美元来自政府等公共资金,绝大部分资本来自私营部门。25家初创企业判断,世界上首座聚变电厂会在2035年之前成功发电。 本专题从“技术前沿”和“商业投资”两个视角,追踪整理这一技术的最新进展。

技术前沿

核聚变简单来说就是在超高温或高压条件下,把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形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和一个极轻的原子核)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以极高的效率释放巨大的能量,而且污染小、效率高,一旦做到“可控”,能创造巨大的能源价值。太阳的原理就是核聚变反应,所以可控核聚变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 据世界能源展望,未来化石能源(包括天然气和煤炭)如果逐渐退出全球市场,到2050年人类会面临超过10%的能源空缺。这就给核聚变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个大机遇。

商业投资

近两年,可控核聚变商业化预期提速,投资者开始下场布局。 “可控核聚变可能是能源领域最重要的一次革命,这与信息领域的量子计算或人工智能革命是一样的。”2024年初,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对财新称,无论碳中和还是人工智能(AI)大模型,人类对电力的需求日益膨胀,可控核聚变也须提上日程。
2021年,随着高温超导技术取得突破,核聚变技术也在资本市场破冰。 当年11月,美国核聚变公司Helion宣布获得5亿美元融资,投资人包括OpenAI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Facebook联合创始人Dustin Moskovitz等。奥尔特曼自2015年起担任Helion董事长,核电是他的另一块工作重心,目的是为AI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同月,加拿大核聚变企业General Fusion也获得了1.3亿美元E轮融资,由淡马锡领投,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等富豪跟投。一个月后,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孵化而来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宣布拿到超过18亿美元B轮投资,震动业界;投资方包括老虎环球基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谷歌等,目标是在本世纪30年代早期建设第一座聚变发电站。
国内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布局。能量奇点、星环聚能是可控核聚变赛道的两家“明星”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整机装置、超导材料是可控核聚变赛道最关键的两大投资方向,每个方向上都已有公司在探索。

A股机会?

A股市场上,目前布局可控核聚变相关业务的公司不多。 2023年12月29日,以“核力启航 聚变未来”为主题的可控核聚变未来产业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中核集团牵头,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成立。 消息提振下,多家券商研报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提速,A股市场上相关公司受追捧,行情迎来一波小高潮,利柏特( 605167.SH )、尚纬股份( 603333.SH )领涨,甚至连续上演“地天板”后接“天地板”,换手率高企。 但随后上述两家公司均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前者称公司在手订单中不涉及“可控核聚变”业务,后者称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不过亦有机构研报分析,可控核聚变装置增加了对高温超导带材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温超导带材供给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