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是燃油车时代的产物,随着以特斯拉直营模式为代表的新能源车汽车崛起,汽车4S店的销售、保养等功能被逐渐瓦解,在新能源车浪潮冲击下,汽车4S店如何谋求转型?
2018年至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变化,销量连续三年同比下跌,严重依靠汽车销量的4S店行业首次出现衰落迹象。
2021年市场恢复增长,但汽车行业驱动力却从燃油车转为新能源汽车。此后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不断提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占零售新车比例已达37.3%。
而且,与传统燃油车不同,部分新能源车如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广泛选择了直营模式。它们自建新车销售网络,并提供售后服务,不再像传统汽车企业那样招募经销商。这意味着汽车4S店的新车销售、保养等功能被逐渐瓦解。汽车4S店的生存逻辑受到根本挑战。

合资品牌转型缓慢

以往,汽车4S店是合资品牌绝对主力销售渠道,但合资品牌错过了新能源车崛起的最佳风口,目前合资车企产品仍然以燃油车为主。进度上明显落后,销量规模大幅萎缩。与之相对,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上半年,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为44.1%。例如,在合资车企产品最为集中的10万至20万元市场,传统燃油车销量为433.6万辆,同比下跌3.8%;新能源汽车同级别销量为140.5万辆,同比增长63%。 反映在业绩上,上半年合资车企业绩普遍承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排行榜排名前十的车企中,中国品牌占比高达9家。自主品牌销量和业绩表现也仍强于合资,自主品牌龙头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高增;而合资代表的盈利则走弱。

汽车4S店逐渐凋零

顺势而来的,便是汽车4S店逐渐凋零。 截至2022年末,国内共有约3.3万家不同规模的4S店。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2023年上半年,仅有四分之一的汽车4S店完成原定销量计划,其中半数亏损经营,这一比例攀升至2012年以来新高。 另受上半年燃油车价格战冲击,2022年营收排名前五的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600297.SH)和永达汽车(03669.HK),上半年,这两家的新车销售毛利分别同比下跌60.7%和85.5%。

努力借光新能源车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押注直营模式,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的汽车企业从一开始就不排斥经销商加盟,例如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龙头比亚迪(002594.SZ)、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品牌深蓝汽车等。
还有部分新势力选择代理模式,代理模式介于直营和汽车4S店之间,是二者融合的产物。这类代理店面招募外部投资人加盟,但产品定价等受到车企严格约束;代理店面不承担库存,依靠销售佣金和其他服务费用获利。 业内人士分析,当下新能源车企仍处在抢市场拼规模的阶段,不排除一些车企为了快速做大规模,进而选择经销商或者代理模式。这意味着,部分优质汽车4S店,也有可能借助新能源车的发展继续存活下去。

更多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