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全球4.5万家蜜雪冰城加盟店,将新茶饮顶流IP“雪王”送上了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敲钟仪式。当日公司股价升幅43%,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蜜雪集团(业内称“雪王”,下称“蜜雪”)IPO香港市场公开发售获得5257倍超额认购,认购金额高达1.82万亿港元,超越此前快手香港公开发售认购金额1.26万亿港元,以及2020年IPO半路折戟的蚂蚁集团的1.3万亿港元,创出新纪录,成为爆火的现象级IPO。

阅读财新深度报道

    爆火还是虚火?

    蜜雪上市,还一举打破了新茶饮公司港股“挂牌即破发”的魔咒。


    在此之前,奈雪的茶2021年6月30日上市首日以下跌13.5%“收场”;2024年4月23日上市的茶百道首日重挫26.9%;2025年2月12日上市的古茗首日收跌6.4%。雪王”招股热潮也带动上述三家股价上升。


    据上市保荐人之一瑞银统计,蜜雪成为自2021年以来亚太地区餐饮服务类最大型的IPO,也是2018年以来亚太地区餐饮服务类IPO中市值最高的公司。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与此同时,熟悉港股打新的投资者建议审慎地看待“雪王”的IPO成绩,甚至有投资人士表示,爆火还是虚火,有待市场检验。


    由于港交所于2023年11月启用了新的首次公开招股结算平台FINI,引入了公开发售预设资金压缩机制,使蜜雪虽录得规模逾1.8万亿港元的公开发售认购金额,但真正冻结的资金远远少于1.8万亿港元。


    新机制下,券商有很强烈动机提供高杠杆倍数的“孖展”融资服务,去推高公开发售部分的认购额。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但从蜜雪IPO案例来看,其国际配售部分超额认购达34.23倍,侧面说明它在机构投资者中切实获得青睐。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朱正芹接受财新专访时亦称,蜜雪此次招股吸引了不少知名主权基金和具份量的机构投资者。最终蜜雪选择引入五家基石投资者,包括M&G、红杉中国、博裕资本三家,以及公司现有股东高瓴及美团龙珠。

      蜜雪为何业绩更加稳定?

      新茶饮公司争先恐后登陆港股,背后是国内市场竞争高度白热化。(点击标题查看专题页面《新式茶饮排队赴港IPO》


      经历一系列降价、下沉,目前高价茶饮(产品价格高于20元)赛道玩家寥寥,包括喜茶、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在内的大部分奶茶品牌都降至大众茶饮(价格10至20元)赛道,竞争尤为激烈。一名古茗加盟商对财新表示,近两年门店客流下滑明显,茶饮公司普遍加大优惠力度吸客,但公司没有补贴,优惠活动基本都是加盟商自己贴钱。


      位于平价奶茶(价格不高于10元)赛道、完美契合消费降级趋势的蜜雪,门店业绩更加稳定。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科尔尼全球合伙人宋旭军认为,茶饮行业集中度已经较高,前五家公司占据了四成市场份额,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的能力。这一方面是深入原材料产地做源头直采,另一方面自主建厂加工。


      蜜雪供给加盟商的饮品食材超过60%为自产,核心饮品食材为100%自产,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拥有五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年综合产能达到约165万吨,因而也常有投资人指出,蜜雪不是消费企业,本质上是家供应链公司。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出海”下半场

        国内竞争白热化之际,中国餐饮品牌在过去几年纷纷抢滩海外市场,在境外上市有助“出海”提速。


        在北美做中餐品牌投资运营的创丰集团创始人兼CEO廖寓称,在香港上市后,在港募集的资金更容易流通和使用,有利于国际扩张,此外对品牌的国际化也有助益。截至目前,绝大多数茶饮企业在海外多为试水,未见大规模扩张的势头。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而蜜雪冰城“出海”较早,海外门店数众多,这也是公司吸引投资人的亮点之一。公司于2018年在越南开出海外首店,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海外11个国家开设约4800家门店,其中印尼门店最多,达2667家;越南门店数次之,达1304家。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