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化债规模将有多大?

此番增量财政政策中,规模最大且最超预期的,当数加力支持地方化债。 此次财政部明确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意味着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将常态化。而“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的说法,更是超出市场预期。
中金公司宏观研报称,税收增长乏力和卖地收入收缩,叠加发债城投再融资难度加大,若继续按照原定地方化债路径执行,财政原本用于民生和投资等领域的支出会继续受到挤压。若能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置换债额度,表外化债对地方财力的挤占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迄今为止,财政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次,当数始于2023年7月的一揽子化债,其中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2024年安排1.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若按此推算,此次一次性债务置换的规模应在2.2万亿元以上。 章俊认为,这次发布会没有公布具体化债规模,恰恰说明本次化债规模可能较大,非结存限额可以解决,因此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新增政府债务限额。
市场也呼吁由中央发债来置换部分地方隐性债务。在拟推出的增量政策中,或包括三年发行6万亿元特别国债,用途将包括支持地方化债等。但此举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将为几十万亿元的地方债务全部兜底。新增地方专项债券限额和特殊地方再融资债券,仍将是化解隐性债务的重要工具。

房地产重磅“组合拳”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近日表示,房地产市场是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个风向标。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中,支持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政策多点发力。 其中,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和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税费负担等需求端政策,已陆续落地。
住建部部长倪虹称,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等主要指标降幅继续收窄;特别是9月底以来,一手房的看房量、到访量、签约量明显增加,二手房的交易量持续上升,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10月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新宣布,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二是2024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一起指向当前房地产领域的两个难题——保交房和消化存量商品房库存。 为缓解房企资金压力,自2019年四季度逐渐退出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即将重新恢复。支持专项债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政策,也超出市场预期,有望同时解决当前专项债项目不足和收储政策难以推广的问题,提升可行性。业内估算房地产收储实现有效库存去化或需2万亿元量级的资金。

大行注资规模与定价

继金监总局局长李云泽9月24日宣布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后,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10月12日的发布会上首次明确,将使用发行特别国债这一方式注资,并表示相关工作已启动。 据财新了解,财政部门注意到当前对国有大行注资具备很强的乘数效应,理论上的杠杆能达到12.5倍,能更有效地通过充实银行资本来支持实体经济,因此更加积极和主动,注资范围从原四大行扩展到包括交行、邮储银行在内的六大行。
对于此番注资的规模,据财新多方了解,六大行整体增资规模预计在1万亿元上下。规模较大的银行最多补充不超过2000亿元,其余几家各在1000亿元至1500亿元不等。但筹集到的资金以何种方式增资未明确。 此次增资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定价。截至2024年10月15日收盘,六大行的市净率(PB)均在0.7倍及以下。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对财新分析称,因发布会已披露增资之事,相关事项预计会尽快推进。

“火箭炮”不乏可能 落实需久久为功

按照已有8.96万亿元的政府债券,再加上2023年四季度发行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资金结转至今年使用,使得2024年财政政策的存量规模接近10万亿元。今年截至目前,比2023年增加的增量规模约1.28万亿元。当然,最后一个季度还有放大空间。
但在实际执行中,原本设定为温和扩张的财政政策为何给人感受不同?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一般公共预算中的税收收入表现低于预期。另一方面,此前专项债的用途限制过严,使得发行和投向受阻;再加上地方化债挤压财力,共同作用形成了这种事与愿违的反差。
同时,2025年的增量政策愈发令人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建议,应启动一揽子刺激加改革的经济振兴方案,其中提到刺激计划应达到10万亿元规模。 此番蓝佛安在谈及正在研究中的其他政策工具时,提及“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给市场留下一定想象空间。章俊分析,2025年狭义赤字率红线或将有所突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挥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财政支持作用。
而据财新多方了解,正在酝酿的特别国债发行的规模不小,“三年6万亿元”的说法其来有自。再加上其他增量政策,“火箭炮”似乎也不乏可能,现在的关键是能否对政策策略形成共识。
一度顺周期紧缩的财政政策正在转向,重视房地产市场,并在化债与发展之间,天平正在更多向发展倾斜,通过各种手段让地方可以腾出更多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成为一揽子政策的新导向。此外,一些学界呼吁多年的改革措施,诸如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完善社保体系、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也出现在近期的政策吹风中,其中的改革含义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