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在2023年存在间歇性行情,但从下半年暑期旺季之后就未能延续向上趋势,投资增加导致短时局部供给大增,供需矛盾终在此次“五一”期间集中爆发——在消费降级趋势之下,旅游行业过高地估计了行情,导致后期被动降价。
今年“五一”假期人均消费拉低。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消费总额1668.9亿元,按可比口径较疫情前增长13.5%,但单日消费只恢复到疫情前的四分之三,日人均消费113.15元,低于2019年同期的150.86元,也低于2023年端午节以来的五次主要假期。
△点击图片 获取更多数据

国内机酒旺季降价

当前旅游行业仍处于供需调整阶段。从供给侧看,存在行情误判、定价失准等问题。机票、酒店普遍在节前涨价,节中降价。
国内最大OTA携程对今年“五一”的总结是,出入境订单增速快于国内游;国内低线城市或县城快于一、二线城市。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城市相继火爆的背后,性价比依然是消费者最大的考虑。同时,今年“五一”短途游再占主流,错峰出游能避开高物价是主要考虑。
△点击图片 获取更多数据
从交通情况来看,今年“五一”机票全线降价,航班管家数据显示,“五一”经济舱均价较2019年同期微降0.9%,比2023年下降22.4%。“‘五一’前航班扩容了,小飞机改成了大飞机,所以供给确实有一些过量。节前‘跳水’,就说明仍有空座。”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财新分析称。
另一边,自驾和高铁出行也分流了民航需求。因而,这个“五一”假期,民航呈现出有量无价、需求低迷的状态。
同时酒店价格也在下降,不少是因为未能满房而主动降价。过去一年酒店供给放量有关,据4月24日发布的《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中国规模前十的酒店集团客房总数近373万间,同比增长8.18%。华住、锦江、首旅三家连锁酒店上市公司过去一年新开酒店数量共4251家。
对比酒店,民宿的降价幅度更大。疫情后长线旅游恢复,民宿难以满房,不得不一再下调价格。

出入境游加速恢复

出入境游在政策推动下增长很快,高于国内旅游的整体增速。入境游方面,据携程数据,“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增长了2倍左右。免签入境政策促进作用明显,中国单方面免签的12国及相互免签的新加坡、泰国,累计入境游客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5倍左右。
△点击图片 获取更多数据
新一轮免签政策落地适逢4月国外复活节假期,入境游迎来小高潮。Arcade文化公司创始人乐盖曦是法国人,她感受到近两个月入境游客显著增加,但今年来中国的外国游客更多是以探亲访友为主,中国旅游现在对外国游客的文化吸引力还是不如日韩。“外国人疫情后也在消费降级,年轻人有不少更愿意在欧洲爬爬山。”
此前,外国游客入境面临支付、购票、住宿等系列阻碍,这些问题在政府多项政策推动下开始改善。目前对海外游客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和中国游客抢票。Ave Zeng旅居法国多年,5月带亲属回国度假,发现故宫门票一票难求,不得不通过临时报团形式进故宫。
据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了解,北京文旅部门在向企业征求意见解决景区矛盾,一方面是通过预约制来限制人流,避免拥挤影响体验;另一方面,一些景区开始开设夜场,增扩承载容量上限,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出境游方面,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五一”前往亚洲国家的中国游客占比超六成;其次是欧洲和美洲,分别占15.4%和13.1%。飞常准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前往日本、“新马泰”两个热门方向的民航旅客量恢复水平排在前列,分别达到2019年同期的73%、87%。
相比2019年,全球航班、酒店价格均有上浮,最大原因就是各国都在经历通货膨胀周期,尤其是欧美国家吃住行的成本还是高了不少。欧美现在同品质旅游团价格比疫情前至少涨了30%—50%,甚至有个别产品是翻倍增长。
接下来的暑期,欧美旅游将进入高峰。程超功称,从平台签证业务获得的信息是,暑期去欧洲的个人旅游签证办理已在排队,各地驻华领事馆人手仍然不足。

“下沉”游焐热小城消费

自疫情期间开始加快发展的是境内“小城游”。年轻人作为探访“宝藏小城”的主力军,和社交媒体的契合度也较高,而网络平台成为近两年旅游宣传的主阵地。
小城的火爆首先得益于基础设施。高铁线网越来越密,让更多小城市得以通达。到2022年底,高铁已覆盖全国94.9%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旅游的周边消费带动效应毋庸置疑。以这个“五一”还在延续去年热度的淄博为例,据去哪儿估算,一顿人均50元的山东淄博烧烤能带动750元的交通、住宿等消费。携程数据也显示,假期山东省内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3倍,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淄博的酒店预订量比疫情前增长超过10倍。
△点击图片 获取更多数据
能接住突然爆发的流量的中小城市,大多具备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链。“能否把流量留住,考验的是当地基础设施,这回到了旅游业资源配置导向的根本点上。” 携程研究院分析师王亚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