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2023年4月消息,2023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全社会保有量达到3.5亿辆,电动自行车已成为短途出行重要工具。 伴随电动自行车爆发式增长,火灾数量与日俱增。国家消防救援局披露,2023年,国内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同比上升17.4%;2024年一季度,同类火灾接报3777起,同比上升35.9%。

充电需求难疏解

南京电动自行车火灾后,负有安全管理责任的机构都把电动自行车视为重大隐患。各地政府陆续发布通告,重申国家法律禁止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在有的一线城市,物业管理方甚至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引发居民不满。 由于建设进度缓慢,设施覆盖率偏低,供需缺口仍然大面积存在。以广州为例,当地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而据住建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5月,已建成充电端口28万多个。按照行业标准配置比例,即1个充电端口服务5辆车,广州的集中充电端缺口还有72万个。

共享电动自行车补位

在地方政府召集的治理对策研讨会上,一些集中充电企业负责人建议用好共享电动自行车。行业人士认为,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有合规性要求,运营的车辆及锂电池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共享电动自行车也不需要入户充电,且企业有专业的运维人员监测锂电池使用状态。 头部共享出行企业如美团、哈啰、滴滴,都同时运营共享单车业务和共享电动自行车业务。行业人士建议,一线城市政府可以在不改变投放额度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将一部分共享单车置换成共享电动自行车,开展初步尝试。 正规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都要受新国标约束。“新国标”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属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内还没听说有共享电动自行车烧成一片的,我们前后卖给国内一家共享电单车企业300万至400万组锂电池,2023年一起火灾都没有。”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笑说。 广州是国内最早开展共享单车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政府在共享单车招标中,首先会根据交通承载能力,确定车辆投放总配额,再将总配额分成三个数量不等的运营配额包,每个配额包相当于一个标的,每个企业只允许中标一个。例如,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2022年6月公布的中标信息显示:2022年度,三个共享单车运营配额包分别为16万、13万和11万辆,中标企业分别是青桔单车、哈啰单车、美团单车,运营有效期为三年。

堵截劣质电池流通

广东省聚集了大量“作坊式”锂电池企业。2023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当地抽查了15个批次的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不合格率高达73.3%。2023年广东省组织全省市场监督系统全面摸排,共发现25家企业使用废旧电池生产电动自行车电池。在一些产业聚集地,市监系统排查出700多家问题企业,以消防不合格为由关闭了其中500多家。 在现实中,废旧电池主要有三大来源,即4S店维修更换、报废汽车和电池企业残次品。回收利用企业对4S店和报废厂两大渠道都没有掌控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利用过程会产生有毒有害废物,具备资质的正规企业面临环保监管约束,在技术、设备、生产方面投入较高,回收价格往往低于非正规渠道的报价,大量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

生产者责任如何落实

在国内,电动自行车换电衍生出了产业链。铁塔能源、小哈换电、猛犸出行等众多企业铺设了大量配备标准化电池的换电柜。实际上,有的城市还在大力推广集中充换电模式,两大模式都要求电池必须可拆卸。“行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和治理形成了悖论。”深圳长盛泰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灵感叹道。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后有“梯次利用”和“直接回收”两个主要去向,流向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就属于梯次利用。在实际操作中,“梯次利用”大幅变形,正规途径无利可图,小作坊更没有意愿、也没有实力规范进行电池检测和重组。 部分行业人士更主张电池“直接回收”,还有车企也开始探索新模式。2024年4月16日,沃尔沃汽车宣布,将把废旧电池交给宁德时代(300750.SZ)认证的下游供应商处理,宁德时代负责将这些材料重新加工成新电池交付给沃尔沃汽车。 三方都能在上述合作中受益,沃尔沃可以得到物美价廉并且碳排放更低的电池,回收企业保证了“货源”,宁德时代则不必过于担心原材料价格波动。惟一的缺陷是汽车售出后产权属于个人,车企无权强制他们换车时将旧车或者电池交回。沃尔沃汽车回应称,已在考虑如何鼓励消费者参与电池闭环管理。

A股、港股的电动自行车龙头股

更多电动自行车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