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以来,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层在年度业务复盘之际,不约而同地强调“聚焦”,明确区分主业,出售、裁撤或放弃成效不彰的辅业或新兴业务。阿里巴巴在“切割”线下零售板块。巨头们不再追求“人优我有”的大而全,而是选择从竞对的优势领地撤出,守护自身核心利润。
阿里高管变动
4月10日上午,阿里巴巴(BABA.NYSE/09988.HK)创始人马云在公司内网以花名“风清扬”发文总结内部重组一周年,称阿里正重回健康成长的轨道,“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他称赞了“蔡崇信+吴泳铭”的集团班子组合所实施的系列变革,并强调未来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
曾经的马云接班人张勇被分散权责,并在随后半年内逐步交权,最终以10亿美元科技基金管理人、“功勋阿里人”等身份“体面”退出。
吴泳铭接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后,首先提出“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梳理资产业务并大力取舍,资本动作频密,人事调动巨大。“阿里云之父”王坚在张勇掌舵阿里云期间短暂回归,又以年满60岁为由从阿里合伙人中退休;2023年12月,淘天集团CEO、阿里创始成员戴珊被调离。至此,吴泳铭直管淘天集团和阿里云,进一步明确电商和云为阿里核心业务。
业务重心再次厘清之后,阿里各业务板块在2024年3月又开始了一轮资产安排和人事调整。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退休,盒马上市暂停;总计花费500多亿港元巨资收购的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更换CEO;本地生活板块原董事长俞永福退出一线管理,饿了么、高德地图两大业务分而治之。
目前,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即阿里国际电商业务已是集团内增长最快的板块,2023财年连续三个季度增长超过40%,董事长蒋凡也因业绩出众在2023年5月重回合伙人名单。但相比拼多多四个季度收入增速从58%飙涨至123%,AIDC仍然相形见绌。
阿里的对手们
2021年市场迎来新一轮产能过剩周期,拼多多的低价运营逻辑恰好迎合了疫情后消费者更保守的购物偏好,“消费降级”成为关键词;而此前数年均下注“消费升级”的淘天和京东,都被这一趋势“急拐弯”打得措手不及。吴泳铭反思称,淘宝的货品丰富度仍无人能及,但在价格力同业比拼中近乎垫底,用户实际感知的平台价格优势也几乎消失:“这是近几年淘宝新用户增长困难、老用户流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公有云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公有云市场增速放缓至15.9%。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排名前五的厂商是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腾讯和AWS。阿里云的市占率已从2021年上半年的37.8%下滑至29.9%;腾讯云也下滑1.9个百分点至9%;但华为云、天翼云和AWS的市占率都在上升。
新零售资产何去何从
蔡崇信在2024年2月7日的财报电话会中,将传统实体零售业务定义为非核心聚焦的业务,并称退出“非常合理”;但他同时也指出,由于当前市场环境存在挑战,退出需要时间。这一表态迅速被市场解读为阿里要放弃张勇时代的“新零售”实验性资产,即大润发、盒马和银泰。
盒马前负责人侯毅没能等到盒马上市或出售,即于2024年3月退休,现任首席财务官(CFO)严筱磊(花名“百合”)兼任CEO。
另一个被传待价而沽的资产,是中国曾经的“超市之王”大润发。2017年,大润发营收一度突破千亿元,但其后业绩几乎逐年走低,在截至2022年3月末的2022财年里,营收降至881.34亿,亏损7.39亿元,为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true
flexible
1
【周末深阅读】阿里收缩
https://file.caixin.com/static/mh5/images/prologo.jpg
https://deepview.caixin.com/event/EVENT.000000190.html
https://file.caixin.com/static/mh5/images/prologo.jpg
【周末深阅读】阿里收缩
这家巨头一边反思,一边收缩业务格局,集中力量保卫核心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