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住建部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的视频调度会议披露,截至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276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共提出房地产项目约6000个,商业银行快速进行项目筛选,审批通过贷款超2000亿元;按照“应建尽建”原则,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 协调机制将在边际上改善部分房地产项目的融资状况,但也不宜夸大这一机制的实际效果,在房地产销售整体没有显著改善、房价下行期未结束的市场环境中,银行信贷投放的风险偏好很难单方面改善。

“白名单”项目分类实施

“白名单”项目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正常项目,融资支持侧重于“快”;第二类是暂时遇到困难的项目,融资支持侧重于“稳”,旨在“保交楼”。
在协调机制下,受益最多的或是那些因企业集团出现风险而被迫停工的项目。现阶段对于市场熟知的出险房企的项目,银行还是尽量避而远之,主要是担心这些房企或一些销售中介借此过度宣传,将银行信用和房企强行捆绑在一起。
目前,确有部分出险房企乐于公布旗下项目被纳入“白名单”。据财新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5日,共有18家出险房企公布项目被列入属地“白名单”,包括中国奥园(03883.HK)、碧桂园(02007.HK)、世茂集团(00813.HK)、旭辉控股(00884.HK)等,涉及的入围项目数量近600个。
与出险房企相比,一些未出险房企则对是否进入“白名单”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些顾虑。业内普遍默认“白名单”项目背后开发主体主要是融资困难的房企,如果这个时候大规模申报“白名单“,反而会让市场质疑申报公司的融资能力及流动性是否出现问题。

房地产融资松动有限

受困于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在继续下滑的销售形势,银行内部对于房地产项目的风险偏好并未有大幅提升;而且协调机制对银行并不具有强制性,这意味着,即便项目被列入“白名单”,银行也不一定放款。
协调机制推出后,有些银行为了凑数和拼“首单”,给一些本身不需要融资的项目新增融资;还有些原本已在流程中、正常推进的项目,突然被纳入了“白名单”,于是银行就赶紧报上去,号称是“白名单”后加快推进落地的。
协调机制的推动效果或主要体现在“中间地带”的项目上。也就是,对于一些原本可贷可不贷的项目,如果没有协调机制的强力推动,大部分银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能选择不做,但有了协调机制后,这部分项目获得银行融资的机会将有所提升。

“白名单”难解楼市销售低迷

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二手房交易替代了部分新房交易。公众不敢买新房很重要的原因是,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风险,导致在建项目无法按期交付,期房可能出现“烂尾”。 两部委与地方政府部门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最终还是希望借此恢复市场信心,特别是居民对新房的信心。有观点认为,“白名单”可以解决部分“保交楼”项目的资金困难,但无法解决房地产行业整体不景气的问题。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最大问题仍是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疲软。房地产销售仍在低位徘徊。市场机构克而瑞地产中心监测的30个重点城市新房整体成交495万平方米,绝对量创2019年以来同期次低,仅略高于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单月同环比齐跌,跌幅分别为71%和45%,较去年1月(春节所在月)降幅亦达到55%。前两月累计同比“腰斩”,降幅持续扩大,市场迟迟未摆脱寒冬。
每年3月、4月通常是房地产市场的“小阳春”。多名房企营销人士告诉财新,3月各地销售环比或将有所回升,但楼市“小阳春”不再。而且,由于市场信心和行业预期尚未扭转,接下来大幅降价走量将成为多数企业在营销端的自保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