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最后一个月,有4家中国药企达成10亿美元以上规模的跨境license-out交易。纵观2023年全年,中国药企达成的对外权益许可事件超过80起,较上年增加约60%。总金额1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超过15起。 对于尚处在“寒冬”中的中国创新药行业,国产创新药出现多笔大额对外交易,有着多重积极意义。“出海”交易热度从2023年延续到2024年初,能否刺激行业信心甚至带动创新药周期反转?

新药对外交易“井喷”

医药行业投融资“寒冬”已持续两年有余,2023年国内IPO(首次公开募股)则进一步放缓。但同时,国产创新药对外交易频繁,似渐入佳境。 从数据看,2023年中国创新药交易全面实现“净出口”,国内企业披露的对外授权交易总额突破450亿美元大关。2024年,license-out(对外授权许可)交易的热度仍在持续,仅1月就达成超过15笔交易,披露的首付款总额约3.7亿美元,交易总额则超过百亿美元。
目不暇接的“出海”案例背后,中国医药创新生态也在快速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跻身全球医药竞争序列之中,不仅包括各类新锐的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也包括转型中的传统药企。 对参与其中的中国创新药企而言,达成一笔交易,首先意味着企业在行业周期低谷中获得宝贵现金流。其次,若交易对手是在发达市场领先的跨国药企,或在某一细分赛道深耕多年的头部玩家,也常被视为一种“大厂背书”。这亦从侧面印证着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至今,在全球产业中的参与度正在提升。 纵观2023年全年,中国药企达成的对外权益许可事件超过80起,较上年增加约60%。总金额1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超过15起。2023年12月12日,百利天恒(688506.SH)对百时美施贵宝84亿美元授出代号为BL-B01D1的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项目,是当年全球ADC赛道内第二大交易。
包含百利天恒在内,翰森制药(03692.HK)、映恩生物、宜联生物、石药集团(01093.HK)等10余家企业,在2023年实现15笔的ADC项目license-out交易,买方以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辉瑞、德国默克等知名跨国药企为主。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宏观层面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海外资金流动性恢复,跨国大药企“扫货”创新项目的脚步还将持续。
同时,项目储备为交易的达成提供土壤。国内创新药同质化竞争弊端显露后,近几年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差异化研发等议题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医药行业出口数据)
令行业为之一振的消息不断传来,但背后并非没有隐忧。有投资人向财新坦言,对2023年下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交易“井喷”并不意外,因为这些交易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此前几年“播种”的结果。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也提到,这几年上市的创新药和海外授权项目,大多是五年前风险投资的成果;风险投资大幅度下降,必将导致未来几年创新药成果的减少。 此外,相比发达市场,中国创新药企仍处于参与全球市场的初级阶段。在“出海”交易“井喷”后,中国创新药资产如何合理定价、中国创新药企如何争取更大的议价权,会是一个重要问题。

二级市场暖意难扩散

2023年四季度,恒瑞医药、复宏汉霖等药企披露产品“出海”交易进展,曾是刺激A股、港股低迷已久的创新药板块反弹的原因之一。
但在行业周期难反转、诸多压力难解之下,这种情绪提振在二级市场上最终未能持久。2023年四季度,中证创新药指数依然累计下跌1.96%;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也仅微涨1.41%,涨幅较反弹阶段有明显收窄。近三年,中国股市生物医药板块的市值蒸发近6000亿元。 2024年初,股市情绪仍待进一步修复,创新药乃至整个医药板块仍在震荡中等待行情拐点。
医疗行业资深投资人柳丹认为,二级市场的情况,会在2024年继续成为影响医疗创投冷暖的因素之一。对中国创新药企而言,IPO不仅是一次融资机会,还是前期投资机构的主流退出路径。退出路径是否通畅,影响着机构的投资意愿。中国创新药企“卖身”案例出现,“出海”交易火热,此时对机构和药企都有更多意义。 即使还难言行业“寒冬”就此终结,但多位投资人和创新药行业人士仍认为,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活跃,大体仍是一种积极的变化。ISWTB(InScienceWeTrust BioAdvisory)创始合伙人唐钧表示,当前阶段中国企业进行跨境license-out转让项目权益获得的首付款确实不高,但中国境内创新药市场受支付端掣肘整体规模难以快速增长,“出海”依然是必由之路。 在药企层面,有效利用通过对外交易获得的现金流,可能将成为度过“寒冬”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