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实际经济增速预计达到5.2%,可谓超额实现年初目标,令人为之一振。但与此同时,价格走势持续走低,揭示总需求隐忧,叠加越来越多的供给过剩状况,也引发各方关注。 从2023年4月开始,市场上就出现了中国是否出现或即将出现通缩的讨论。随着2023年末价格指数再度走低,这一讨论再度升温。相比控制通胀,一旦陷入通缩,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应对更加棘手。对于中国当下应如何避免通缩,各方观点并不相同。

通缩讨论升温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增长0.2%,为2010年以来最低,其中四季度持续为负;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连续15个月为负,全年同比下降3%,为2016年以来最低。受此拖累,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罕见为负,为2000年以来(除疫情暴发的2020年)最低。
在2023年2月、3月CPI连续两个月低于预期后,市场上关于通缩的讨论开始增多。尽管四季度CPI连续三个月为负、PPI连续五个季度为负,但各方对通缩的定义以及判断,尚未达成完全共识。一般认为,通货紧缩是一段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但如果采用不同的价格指数和观察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多次出现过CPI、PPI双双低迷的情况,若剔除科技泡沫破裂、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和疫情因素,在此之前主要由中国国内因素导致的价格低迷有两次,分别出现在1998年和2015年,当下是第三次。
当前的这轮价格持续走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各方的共识是,三年疫情之后中国经济的恢复不如预期强劲。此前历次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火车头”——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到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疫情后复苏中的表现远不及以往,甚至成为拖累。

通缩后果如何?

在经济学界看来,短期通缩还可以看成是小扰动,但是若不能有效遏制,其内在机制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伤害。 从过去两年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尽管央行多次调降中期借贷便利(MLF)、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但由于通胀水平下降更快,实际利率不降反升。
实际利率高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对企业家来说,在同样的名义利率之下,通缩意味着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未来将贬值,成本相对于收益在增加,企业对利润的安全边界会更高。 为什么通缩螺旋一旦形成,会对社会形成伤害?这是因为在物价和资产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实际利率被动抬升,企业会减少投资支出,消费者会尽量推迟非必需品的购买,投资、消费需求减弱,将进一步加剧价格下降,进而形成螺旋式下降。
从地产来看,房地产是中国重要的贷款抵押物,近两年房地产价格下降引起了企业和居民部门信用收缩,叠加企业资产回报率降低,“顺周期”的紧缩效应越来越强。反映在信贷中,尽管货币相对宽松,但居民中长期贷款已经连续两年同比少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自2023年7月起,连续六个月同比少增。

如何避免通缩?

对中国而言,近期市场的一大共识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包括价格低迷在内的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但是如何应对复杂局面、政策力度应该多大,目前还在讨论中,存在不同看法。 自2023年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来,宏观政策的力度一直存在争议,这既包括货币政策降息幅度不足,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也包括在地方化债大背景下,财政政策名松实紧,直到年末才通过增发国债来改善;还包括种种政策的不确定性迟迟未能消除。
部分研究者强调,避免通缩要尽可能先用货币政策,应该通过大幅降息这种普惠式的方式来改善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并增加信贷需求;部分研究者认为,当下通缩最主要的成因是总需求不足,因此货币政策单兵突进可能未必有用,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应更多以财政政策为主,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稳定总需求。也有看法认为,这个时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应各就其位,而不是互相等靠看、挤牙膏。
站在当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在讲究经济效率、重视环境保护的同时,扩大消费并提升社会的公平度,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