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鼓励与行业自身发展需求下,证券市场新一轮整合潮起,全行业141家券商新一轮洗牌序幕已然拉开,吸收合并、股权划归等调整密集出现。


2月26日午后,A股中金公司( 601995.SH )、中国银河( 601881.SH )双双涨停,对应港股也大幅上涨。消息面上,此前不久,三大AMC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及长城资产股权,于2月14日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之后,“汇金系”参控股的证券公司从原来的5家增加至8家:中金、银河、申万宏源、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长城国瑞、中信建投、光大证券。多家卖方研究所均认为,“汇金系”持有多家券商股权有望推高证券行业新一轮并购预期。


吸收合并方面,已经确定的整合既在中小券商之间展开、也有大型机构的“强强联合”。最受关注的国泰君安( 601211.SH )和它参股的海通证券( 600837.SH )之间“世纪大联姻”渐近,另一边国联证券( 601456.SH )民生证券的合并也出现实质性进展。

“汇金系”券商扩容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汇金系”参控股8家券商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世纪大联姻”步步走近

    2024年5月,有接近国泰君安、接近监管的人士分别告诉财新,对于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的相关设想和讨论已有一段时间;如果两家公司合并,将成为资产规模超越中信证券的最大内资券商。几个月后,“航母级”券商正式蓄势启航。国泰君安当年9月5日公告,公司正筹划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025年1月17日晚间,国泰君安公告称,证监会同意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配套融资100亿元的申请。吸收合并完成后,海通证券依法解散,原海通证券分支机构变更为国泰君安分支机构。与此同时,人事调整也在发生……

    进展详细报道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纵观整个行业,早在2014年,中国的股市市值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但一直以来,中国券商行业的资本实力和综合能力都与海外顶级投行存在较大差距。时至今日,整个中国券商行业的总资产才与高盛、摩根士丹利单家的资产规模相近。


      在乐观者看来,上述国泰君安和海通的强强合并,对近年负面消息缠身的海通证券意味着解决困境、改善治理,国泰君安则可以整合资源、提升实力;但也有观点认为,券商实力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合并路径难以真正缩小中外差距……

      《财新周刊》深度分析

        股票和企业信息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近期海通证券动态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国联&民生证券

          民生证券落入国联证券( 601456.SH )麾下,“国民”证券真的来了。1月13日晚间,国联证券( 601456.SH )发布公告,公司中文名称拟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A、H股证券简称均拟变更为国联民生,注册资本将由28.32亿元变更为54.72亿元。此前,两家公司的高管也已经进行调动,而最新动态显示,“国民”证券新任一把手将由顾伟担任。

          股票、企业和人物信息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国联&民生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浙商&国都证券

            竞购民生证券折戟后,浙商证券( 601878.SH )如愿收购了另一家小券商国都证券。12月3日晚间,浙商证券和国都证券均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核准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主要股东、浙商证券实控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国都证券实际控制人。

            浙商&国都

              国融&西部证券

              2024年6月21日(周五),西部证券( 002673.SZ )宣布,公司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事项。

              国融&西部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股票和公司信息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传闻屡扰市场

                大型券商合并的传闻还曾数次扰动市场——7月31日(周四),券商股在中金公司( 601995.SH )将与中国银河( 601881.SH )合并的传闻声中迎来行情爆发。虽然中金公司方面随后澄清,称“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相关消息,我们自己都不清楚”,但当日午后券业行情仍旧坚挺,两家头部券商分别收涨6.48%和8.47%。

                股票信息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其中首次提到“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11月3日,证监会表示,将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政策信号灯亮起,市场情绪随之雀跃,对同一股东背景、同一区域的券商合并的可能性都展开充分想象。股价的频繁异动,可见市场预期之高。

                回顾深度分析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券商行业经历多次整合

                  如今的头部券商中,中信证券(600030.SH)、国泰君安(601211.SH)、华泰证券(601688.SH)、申万宏源(000166.SZ)等都曾横向并购扩张;其中,出手次数最多的当数中信证券:2003年收购万通证券、2005年收购金通证券、2012年收购里昂证券、2020年收购广州证券,经过一系列的“大鱼吃小鱼”后,中信证券得以坐稳证券行业的头把交椅。

                  中信证券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中信证券整合历程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25年前国泰君安联姻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合并之难
                      业内对于大券商出手并购乐见其成,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中泰证券指出,同业并购面临股东方意愿、整合难度和价格竞争等现实挑战。

                      另外,从前两年的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601066.SH),到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市场期待大券商合并,但也对大券商合并后能否产生正向效应、并购后公司在做大资产负债表的同时能否做强盈利能力,真正实现1加1大于2的有效并购,存有疑虑。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与国际一流投行差距在哪?

                      近年来,监管对券商构建了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控指标体系,券商的业务规模直接与资本实力挂钩,能否扩充资产负债表,已成为券商业绩的主要推动力。这也是证券公司寻求通过并购做大规模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和国际真正知名的一流投行相比,中资券商资本实力等各方面仍落后较多。


                      另外,缘于部分监管指标和融资手段的制约,当前中资大券商的杠杆率不高。例如,中信证券资产负债经营能力有限,抗周期波动能力不够强,中信证券目前杠杆率为4.2倍,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10倍以上的杠杆率还有差距。

                      延伸阅读

                        数据通Pro用户可见,点击登录
                        智能估值工具

                        点击下图或访问guzhi.ai,免费使用财新数据智能估值工具。可用可比公司法、现金流折现法,轻松实现专业的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