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底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的真实亏损情况浮出水面,在A股行情先扬后抑的第三季度,公募基金未能扭亏,亏损规模达到3500.93亿元,尤其权益类产品大幅受挫。

阅读财新深度报道

市场避险情绪较重 权益类产品受伤

由于A股市场行情不佳,第三季度权益类基金表现疲软。三季报公募基金的亏损主要来自权益类产品。据统计,权益类基金三季度亏损接近4300亿元,主要靠债券基金(363.78亿元)和货币基金(577.60亿元)的盈利才挽回了一部分亏损。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共计4.26万亿元,较上季度减少4112.06亿元;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整体规模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滑。
另从公募基金募集情况来看,今年三季度新成立基金305只,募集规模2467.10亿元;规模环比下降3.33%、同比下降44.38%。但三季度新成立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仅245.44亿元,占比不到十分之一,而且募集规模较二季度腰斩,减少了247.81亿元;三季度的新发主动权益产品规模也是近四年来的季度最低水平。
天风证券的研报认为,2023年以来,尽管受TMT相关主题投资影响,权益市场部分板块在上半年出现结构性行情,但由于消费、医药、新能源等公募基金重仓赛道依旧处于下行趋势,最终导致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在二、三季度持续缩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资金涌入债市避险,新成立的基金也多为债券型基金。 (点击下图进入公募基金数据库)
不过,考虑国内经济已有触底企稳迹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提振行情,市场寄望四季度权益市场将迎来良好投资机遇。在三季报中,管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基金经理们发表的投资观点都较为统一地认为,三季度国内经济已有触底企稳迹象,“经济底”大概率雏形已现;虽然资本市场估值处于中枢偏低水平,但经济复苏方向依旧确定,权益市场有望迎来良好投资机遇。

权益类基金三季度加仓食品饮料

公募基金的重仓板块调整向来都是A股的投资风向标。今年第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增加了对食品饮料、医药、非银行金融、石油石化、汽车等行业的配置;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计算机、通信、传媒、国防军工等行业有明显减仓。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公募基金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增加了对商贸零售行业的配置,而持有的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降;与此同时,电子、家电、纺织服装行业近三个季度保持环比提升。 从绝对持仓市值规模看,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中,贵州茅台(600519.SH)、宁德时代(300750.SZ)持仓市值最大,分别达到918.32亿元、595.39亿元,分别被1011只、795只基金持有;十大重仓股的行业分布中,有5只白酒股、3只医药股、1只电力设备股、1只电子股。

费率改革加大基金公司经营压力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在2023年三季度正式启动,这一历史性变革对基金公司赖以生存的管理费收入影响明显。行业此前通行的1.5%的管理费率陆续降至1.2%后,加之权益市场在此期间表现不佳、新发产品困难重重,基金公司的经营业绩在三季度遭遇重挫。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市场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中,已有2755只基金主份额的管理费率在1.2%及以下,占比超95%;2761只基金主份额的托管费率在0.2%及以下,占比超过95%。
据华创证券分析师徐康测算,以2022年为基准,行业总管理费收入或将由2447亿元降至2222亿元(下滑9.2%),下滑主要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收入或将由1150亿元降至932亿元(下滑19.0%)。 徐康认为,公募基金降费降佣对券商来说是一场压力测试,影响或较为明显。“测算降费降佣对行业内部分券商的影响,以2022年为基数估算,券商资管及公募基金业务因基金降费导致的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影响大致在2%—3%,代销佣金及分仓佣金下滑对券商收入的影响大致在1.5%—2%。”